巴乌的制作过程
关于巴乌
巴乌因竹管长短、精细不同。规格可分为高音、中音、低音巴乌三种。高音、中音巴乌,管长30cm~50cm、内径0.8cm~1.4cm,低音巴乌管长60cm~80cm、内径1.6cm~2cm。
在民间,巴乌常用于独奏、合奏或为舞蹈和叙事歌等说唱伴奏。虽然巴乌的音域窄、音量小,但它独具民族风格,极富民族色彩,吹奏起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深受哈尼族、彝族人民喜爱。哈尼族人人随身携带,老人和青年们都喜欢用巴乌来表达情意或追忆往事。彝族喜欢用两支同调的巴乌齐奏或对奏。居住红河南岸的彝族同胞,常在集体歌舞活动中,用巴乌与竹笛、直、小三弦、月琴和木叶等乐器一起合奏,来为特色浓郁的歌舞伴奏。特别是未婚青年小伙子,常用巴乌来演奏情歌,和姑娘“说话”,倾吐爱慕之情。
在此,我们大致介绍一下巴乌的制作过程。
一、 选材。巴乌的制作材料主要是紫竹和白竹,现在也有人用木材或塑料管制作。
首先根据调门选择竹子的粗细,如F调内径为1.5cm左右,竹节要均匀,外部光洁,外表不能有伤痕。竹质要细密、结实,掂在手里有分量,竹材要圆。
二、 截料。选了竹材后,用电锯截出长短,截稍粗的竹子时要留出余量,一般截成50cm~70cm的长度。
三、 烤料。烤竹料的目的一是把竹子里的水分烤出来,另外就是将竹子烤直。烤料最好用煤火、碳火烤。从第一节烤起,火力不要总在一个地方停留,然后依次烤。烤制时间一般为5~6分钟。如果竹材较湿,需要烤两遍至三遍。
四、 通膛。用特制的膛锉将竹子里的竹节通开,通膛时要注意不要伤及竹子的内壁,竹节要磨平,否则会影响发音。
五、 制作接口。
1. 接口是用0.3mm的黄铜皮用银焊丝焊接出与竹管内径相同的套管,然后用工具拍圆。
2. 用0.6mm的黄铜焊接成与竹子的外圆口径相一致的铜管(宽度为0.8cm~1cm),然后用工具整圆。
3. 用勒子(专用工具)在竹管上勒出与外套铜管相一致的宽度。
4. 将接口处的竹子皮削去一层,然后把铜管套严实。再将另一端接口处的竹管掏成与插口相同的直径,然后把铜管插入1.5cm左右,露出2.5cm左右,然后用胶固定。
5. 将制作好的内外接口进行插接,直到严丝合缝。
六、 打孔。
1. 用模板画出音孔的位置。
2. 用5.0~7.0mm的钻头在画好的位置上打孔。
七、 掏吹孔。
将吹孔四周边缘削平,吹孔的大小多据簧框大小而定,一般应略小于簧框。在吹孔的位置掏出长25cm的长方形切面,宽度视竹子的宽窄而定。削平的部分要平整,便于安装簧片。
八、 簧片的制作。
1. 簧片是巴乌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最早都使用竹制簧片,后来才改进为用黄铜或磷铜制作。用0.2cm左右厚的磷铜、黄铜剪成长度为2.5~3cm,宽度为1cm左右的长方形坯片。
2. 用锋利的刀具在簧片中音刻出锐三角形簧舌。
3. 簧舌的长短一般在1.7cm~1.9cm之间。刻好后将簧舌理平,底面用砂纸磨去毛刺,再把舌尖挑起,使其翘高0.15cm左右,使簧舌与黄框缝隙微小、自由振动通畅。簧舌是锐三角形的,并且舌尖翘起。
4. 簧片本身是有音高的,不同调高的巴乌所用簧片的音高也各不相同。将簧舌调成调门需要的高度。簧片调音最为关键,簧舌根部较厚,中部及尖端较薄,应一边刮削一边装在巴乌上试听,以灵敏度高、音色优美、各孔发音协调为佳。
九、 吹嘴的制作。
吹嘴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有机玻璃、竹皮都可作为吹嘴的制作材料。这里介绍用有机玻璃制作吹嘴的过程。
1. 先将有机玻璃在酒精灯上烤出与竹子外圆相当的弧度。
2. 在上面用工具掏出与簧片对应的1.5cmx0.5cm的长方形。
3. 用砂纸嘴的四周打磨成圆弧状后,再用黄蜡或防水胶将其固定,然后把制作好的吹嘴粘镶在上面。
十、 镶骨。
镶骨在巴乌上能起到装饰的作用,一般用牛角或牛骨制成。用这些材料制成的镶骨要与竹子的直径相一致,然后用502胶或乳胶粘接牢固。
十一、 调音。
1. 用专业校音器对巴乌进行调音。
2. 如果音低,则用到具将音孔朝吹口处扩充,直到每个音达到同一音高。
十二、 打磨。
用砂纸把制作好的巴乌打磨一遍,使之光滑。
十三、 用抛光轮对铜接口进行抛光处理后,用调好的清漆将制作好的巴乌进行喷漆,一般喷1—2遍漆。
十四、 成品。
按以上步骤,成品巴乌就出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