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装饰音记号
用来对骨干旋律进行华彩性润饰的小音符和其他装饰性的特殊旋律形态,称为装饰音。在音乐表现中,装饰音有时是在演奏、演唱中即兴地、偶然地形成的。如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中,这种即兴的装饰已成为突出民间风格与地方特色的常用方式。随着音乐历史的发展,一些即兴性的装饰音逐渐被规范,形成某种定式。在一般情况下,这些装饰音可总结出以下四种基本特征:
(1)一般而论,多数装饰音的时值较短。
(2)多与主要音形成级进式的音程关系。
(3)时值被算在被装饰的主要音的时值之内,并不增加原小节基本拍子总时值的时间。
(4)一般情况下,装饰音演奏不具有强音效果。下面将着重介绍几种常见的装饰音:
一、倚音
一个或者多个记在音符前面或后面的小音符,叫做倚音。倚音有两种,即长倚音、短倚音。
带有强音的、记在主要音前面的一个不大于四分音符的小间符,它和主要音符相距二度,由于所占时值相对较长,故称为长倚音。
由于长倚音所占时值较长,已经失去装饰性,因而早已废除不用,鉴于其在古典乐谱中会经常出现,所以我们对它还是要有所了解。
长倚音是用符干向上的、不带斜线的小音符标记,时值往往根据主要音来确定。如果被装饰的主要音符未加附点,长倚音的时值应占主要音的1/2;如果主要音是附点音符时,长倚音的时值应占主要音的z/3。
例6--1
标记为:
短倚音可以是一个音,也可以是多个音,记在主要音的前面或后面,因所占时值较短(不带有强声),故称为短倚音。记在主要音前面的称为前倚音,记在主要音后面的称为后倚音。
短倚音按照出现的倚音数目又可分为单倚音和复倚音。
短倚音与主要音可级进,也可跳进。单倚音用一个带斜线的小音符标记,复倚音则用组合起来的小音符标记。用单符干记谱时,符干永远向上;复倚音除个别情况外,符干一律向上,并用连线和主要音连在一起。
例6--2标记为:
二、波音
波音是在两个相同的主要音之间加入其上方二度或下方二度短的辅助音而构成。有上波音(又叫顺波音)、下波音(又叫逆波音)和复波音之分。波音的演奏时值一般占用主要音的时间,波音记号放在主要音的上方。
例6--3标记为:
三、回音
回音是由上方助音、主要音、下方助音组成的四个或五个音的来回级进旋律型。可分为顺回音和逆回音两种。顺回音可以从上方助音开始,也可以从主要音开始。总之,出现的第一个装饰音应为上方助音。逆回音同此道理,只是出现的第一个装饰音是下方助音,与顺回音的方向正好相反。
例6-5标记为:
回音记号可记在音符上,也可记在两个音符之间,回音记号的上方或下方还可以加入变音记号将助间音升高和降低。
例6-6标记为:
四、颇音
由主要音与它上方助音快速而均匀的交替演奏所形成的装饰音叫颤音。颤音记号标在主要音的上方,可用波浪线延续。记号上方可加变音记号使上方助音升高或降低。颤音大都从主要音开始,但由于作品、作家的风格不同,也可由上方助音或下方助音开始。
例6--7标记为:
第二节演奏法记号
涉及音乐演奏方面的记号很多,这里我们只介绍几种常用的演奏法记号。一、连音记号
连音记号用一条弧状的连线来表示,连线一般写在靠符头方向,表示连线内的不同音要奏(唱)得连贯。在声乐作品中,带连音线的各音表示要一气唱出各音,中间不得断开;在器乐作品中,带连音线的旋律也要连贯奏出。如:
例6--8
例6-9布格谬勒《忧伤》A11egro moderato
二、断音奏法记号
将各音断续地奏(唱)出,称为断音奏法。断音奏法有三种:
1.弧线加圆点"表示的断音,称之为1/4断或中断,即表示该音只奏3/4的时值,1/4的时值休止。
2.由圆点"?"表示的断音,称之为1/2断音或小断音,即表示该音只奏一半的时值,另一半时值休止。 '
3.用三角"一表示的断音,称之为3/4断或大断,即表示该音只演奏1/4的时值,3/4的时值休止。
断音记号通常记在符头一边,如果一行五线谱记有两个声部并用不相同的符干时,则分别记在相反的方向,三角形断音记号记在五线谱的下边时,尖角应朝上。
例6-10标记为:
实际演奏效果:
三、保持音记号
表示乐曲中某个音在演奏时保持音长与强度的记号,叫做保持音记号。保持音记号的书写方法有下面两种,一种是在音符的上方或下方记一短横线"一,另一种是横线加圆点的"?"或"-,,来表示。前者表示该音稍强奏并充分保持该音的时值,后者表示该音稍强奏,同时与后面各音稍分离。
例6-11巴赫《小步舞曲》
例6一12巴赫《小步舞曲》
四、琶音奏法记号
将和弦中各个音按自下而上顺次迅速的分散弹奏,并将各音保持到音符应有时值的记号叫做"琶音"记号,琶音奏法是在音符的左方加纵波线来标记。如:
例6-13胡适熙《牧民歌唱毛主席》
五、滑音奏法记号
从某一音连贯地、无痕迹地滑到另一音叫"滑音"。在我国民间音乐的演唱演奏中,滑音的奏法是很有特色、很普遍的。它的记号一般用曲线或箭头来表示。滑音大体分为两种:上滑音,即从低音滑到高音,用"-夕"或"/"表示;下滑音,即从高音滑到低音,用"\"或"'、"来表示。
例6-14何占豪、陈钢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第三节略写记号
为了简化记谱法,常常采用很多省略记号。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略写记号。一、八度移动记号
为了避免更多的加线,常采用移动八度记号。移动八度记号分为两种,即:移高八度,将"8va........."或"8......"记号标于音符或旋律上方;移低八度,将记号标在音符或旋律下方。
饼6一l5丁善德《郊外去》
上例中右手旋律标记要移高八度,即例中第一小节第一音C3应演奏成C4。在虚线内的右手旋律也都应提高八度演奏。
二、八度重复记号
高八度重复用"8"记号直接标在音符的上方,低八度重复将"8"直接标于音符的下方。在较长的音乐片断八度重复中,用记号"con8......"表示,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高八度重复;记在音符的下面,表示低八度重复。如:
例6-16标记为:
三、长休止记号
长休止记号写在五线谱的第三线上,上面的数目表示所休止的小节数,这种记号多在管弦乐分谱中使用。例6--17
四、震音记号
震音记号用斜线表记,使某音或者几个音、某个和弦或几个和弦迅速均匀地重复。如:
例6-18标记为:
五、音型或小节反复记号
当乐曲中某一音型一次或多次重复时,可用斜线表示,斜线数目与音符的符尾数相同。
例6-21标记为:
当乐曲中一次或多次重复某一小节时,用记号2或以表示,如果该记号记在两小节之间的小节线上,则表示前面两小节的旋律再重复一次。如:
例6-22标记为:
六、段落反复
用一粗一细的双纵线加两点标记出一个区间,表示区间内的音乐段落完整反复。如:
例6-23
当乐曲反复时结尾不同,可有用向下的方括弧来标记。第一遍的结尾在前面的方括弧里写上"1",第二遍的结尾在后面的方括弧里写上"2"。如:
例6-24
如果乐曲结构为三部分,而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完全相同,可在结尾处标明"D.C"(即从头反复),并在全曲结束的地方标注"Fine",表示从头反复,到"Fine"处结束。如:
例6-25
上例各小节演奏的顺序为1.2.3.4.5.6.1.2.3.4
当反复不是从头开始,可在反复开始的地方写上"学"记号,表示从"g"记号处开始反复,到"Fine"处结束。第二段音乐结尾处要写"D.S,'记号。如:
例6-26
上例各小节演奏的顺序为1.2.3.4.5.6.3.4
当重复部分后面有一个相当大的结尾,则通常在进人结尾的地方写"◆"记号,并注明"从头奏到命处结尾"或"从令号奏到◆处接结尾"等字样,即反复时两个"◆"号中间的部分要跳过。如:
例6-27
上例各小节演奏的顺序为1.2.3.4.5.6.1.2.5.6
上例各小节演奏的顺序为1.2.3.4.5.6.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