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程的构成与性质
一、度数与音数
构成音程涉及两音之间的"度数"和"音数"。
"度数"是两个音之间所含的音级数量,在五线谱上,每一条线和每一个间都代表一个音级,一个音程包括多少个音级就称为多少度。
例如:c-G,包含有C、D、E、F、G五个音级,这个音程即为五度。
"音数"是指两音之间所含的全音、半音数的多少,一个全音的音数是1,一个半音的音数为专,大于1而不是整数的音数用分数形式表示,如C-F,包括两个全音一个1
半音,则音数为二又二分之一,即2去。
二、音程的性质
音程的性质是由音程的度数与音数同时决定的。在相同度数的音程中,音数不同,性质就不同;相同音数的音程,度数不同,性质也不同。
音程的性质分别一般以大、小、增、减、纯等表示。下面,以基本音级为例:
例3--5
观察上例,C音级向上构成大音程、小音程、纯音程、增四度、减五度等14种音程,其中,按度数分类有:
一度:纯一度 二度:dx--度、大二度三度:大三度、小三度四度:纯四度、增四度
五度:减五度、纯五度六度:大六度、小六度七度:大七度、小七度八度:纯八度其中增四、减五度音程因为音数是三,又被称为"三全音"。
牢记以上14种音程的性质,特别是度数、音数,是正确构成和识别各种音程的基础。
第三节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
一、自然音程
自然音程是指自然调式中存在的音程。上一节提到的14种音程,就是自然音程:
以基本音级为例,自然音程是:
纯一度(音级是1,音数是0)共有7个,即C-C,肛D,E-E,F-F,GG,A-A,BB:
小二度f音级是2,音数是寺)共有2个,即E_F,B-C;
大二度(音级是2,音数是l)共有5个,即C-D,DE,F_G,GA,A-B;
度(音级是3,音数是l专)共有4个,9P DF,E-G,A-c,B-D;
大三度(音级是3,音数是2)共有3个,即c_E,F_A,C-B;
纯四度(音级是4,音数是2专)共有6个,即C-F,DG,BA,Gc,A.D,BE;
增四度(音级是4,音数是3又称三全音)有1个,即F_B;减五度(音级是5,音数是3又称三全音)有1个,即BF;, 1、
纯五度(音级是5,音数是3专)共有6个,即C-G,DA,E-B,F-c,GD,A-E;
小六度(音级是6,音数是4)共有3个,即E_C,A-F,B-G;
大六度(音级是6,音数是4专)共有4个,即C-A,DB,F_D,G-E;
小七度(音级是7,音数是5)共有5个,即DC,E-D,GF,A-G,I}A;
大七度(音级是7,音数是5专)共有2个,即c-B,F-E;
纯八度(音级是8,音数是6)共有7个,即c-高音C,D高音D,E_高音E,F_高音F,G-高音G,A-高音A,B高音8。
由此可见,由基本音级构成的音程,都是自然音程。
二、变化音程
变化音程是指除了增四、减五度音程以外的其他增减音程。它包括增一度;增、减二度;增减三度;减四度;增五度;增、减六度;增、减七度;增、减八度等。从理论上讲,还有倍增和倍减音程。
三、音程扩大与缩小
一个音程在级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其音数量,性质也会发生相应变化。比原有音数量多,即为音程扩大;比原有音数量少,即为音程缩小。
音程的扩大与缩小主要是靠升高或降低冠音与根音来实现的。扩大音程,有三种形式:
①升高冠音。如E-F(小二度)扩大为大二度E-蕾;②降低根音。如E-F(d、--度)扩大为大二度6E-F;③同时升高冠音、降低根音。如D-F(小三度)扩大为增三度。D蕾。
缩小音程也有三种形式:
①升高根音。如C-D(大二度)缩小为小二度*{(2-D;②降低冠音。如C-D(大二度)缩小为小二度C-6D;③同时升高根音,降低冠音。如C-E(大三度)缩小为减三度尊c-6E。
音程扩大和缩小后,因为音数发生变化,性质也相应改变,其规律如下:
音级数不变,音数每增加半音,音程性质则"纯音程和大音程一增音程";"小音程一大音程";"减音程一纯音程或小音程";"增音程-倍增音程"。
例3--8
在晋程的扩大和缩小过程中,特别注意一度、四度、五度、八度音程性质变化。纯一度在缩小时没有减一度,只有增一度。
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可以通过音程的扩大和缩小,在度数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互相转化。自然音程转为变化音程:如大二度C-D,扩大半音转为增二度c-勘;
变化音程转为自然音程:如减四度D'G,扩大半音转为纯四度DG。例3-11
(1)自然音程转变化音程 (2)变化音程转自然音程
第四节单音程与复音程
当音程两音的音高距离不超过八度时,称为"单音程",超过八度的音程则称为"复音程"。如:
复音程的性质也是由音级数和音数决定的。两个八度以内的复音程可以理解为一个单音程加八度音程组成,其中单音程的性质与复音程相同,而度数则是7+单音程度数。如例3--12中的大九度c_一高八度D,就是C一高音C这个八度加上C-一D大二度组成。表面上看,应该是十度,但实际上,因为有一个八度音被计算了两次,所以去除之后复音程度数就是7+单音程度数,即C、D、E、F、G、A、B、C、D共九个音级。
复音程中,两个八度以内的音程(含两个八度),均可用实际度数来称谓。而两个八度以上的复音程,为了简便易行,则往往先述八度的数量,再加述单音程的名称。如下例:
第五节音程转位
音程的冠音与根音相互转换位置,叫做音程的转位。音程转位的方式有三种:1.冠音保持,根音上移;2.根音不动,冠音下移;3.根音上移,冠音下移,即根音与冠音同时移动。如下例:例3-15
音程转位引起音程度数变化,其变化的规律是:"一度与八度互转,二度与七度互转,三度与六度互转,四度与五度互转。"原位音程与转位音程度数之和是9度,用9减去原位音程度数就是转位音程度数,计算公式为:
9一原位音程度数=转位音程度数
例3一l6
(1)一√\度互转(2)--、七度互转(3)---、六度互转(4)
四、五度互转
同时,音程性质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其规律是:"大、小音程互转,增、减音程互转,纯音程不变。"如:
例3--17
(1)增转减 (2)减转增 (3)大转小(4)小转大 (5)纯
因为音程的转位是使音程冠音与根音互换位置,而上例中的倍增七度,如果转位成为倍减二度,那么其根音与冠音就没有互换位置。同理,增十五度(增八度)转位不能是减一度。
第六节等音程与音程识别
一、等音程
音响效果相同,而记谱和意义不同的两个音程就叫等音程,等音程之间的共性是音数相同。等音程是等音概念作进一步扩展的结果。
等音程分为两类:
1.音程性质不变,即音级数和音数不变。如C.一D与:旺}一1C;2.音程性质改变,即音级数改变,音数不变,又分为两种形式:
(1)低音保持,冠音等音变化。如C-D与C卜№E;
(2)冠音保持,根音等音变化。如c-一D与饱一D。
另外,等音程可以使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互转。如上例3-19中第--tb节就是自然音程通过等音转换为变化音程。下例是变化音程通过等音转换为自然音程。
从上面可以看出:小音程与增音程互相构成等音程;大音程与减音程互相构成等音程;纯音程与增或减音程互相构成等音程。
二、识别音程
识别音程,首先要熟练掌握自然音程的构成,尤其是要熟练掌握以七个基本音级为根音来构成的各种自然音程。识别这些音程,是识别其他音程的基础。
同时,记清基本音程的构成是很重要的,这是识别带变化音音程的基础。识别带变化音的音程时,先按照基本音级进行识别,然后分析其是音程扩大或缩小,从而确定该音程性质。
第七节协和与不协和音程
音程在实际音响方面存在差异,根据听觉感受一般分为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两类。协和音程听起来悦耳、融合度较好,不协和音程听起来比较尖锐、融合度较差。这两类还可以细分:
协和音程包括完全协和和不完全协和两种。完全协和音程有:纯一度、纯八度、纯四度、纯五度。不完全协和音程有:大三度、小三度、大六度、小六度。
不协和音程包括大二度、小七度音程以及各种增、减音程;dx--度、大七度属极不协和音程。
由于存在等音程,音数相等而级数不等的两个音程中,可能存在着一个是协和的自然音程,而另一个是不协和的变化音程。
例3-23
(1)不协和音程(2)协和音程 (3)协和音程(4)不协和音程
形成音程协和与不协和的主要原因是:从调式音程的角度看,等音程分别属于不同的调式,具有不同的调性意义,它们在调式、调性中的地位、倾向性与解决方式都会不同,这也会产生听觉感受的不同。上例中增五度音程G_℃,作为a和声小调音程时,它强烈倾向于其主音与上中音这一稳定音程C-A,那么从听觉上,C一#G相对稳定音程p-A就显得不协和。而小六度C_一"A属于6A大调时,它是主音与中音构成的,具有稳定性,所以,听起来就觉得比较协和。
当学到后面的调式、调性时,把音程纳入调式、调性中去分析,我们会对音程的性质,等音程、协和与不协和音程等都会产生更深的理解与认识。
听辨音程时,要体会其音响效果,建立音响感觉,识别音响"色彩";还要结合理论知识,从音程的音高距离、色彩差异、紧张度差异等方面进行细致比较,去分辨各种音程。同时,要结合作品感受音程,最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四章和弦
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乐音,依照一定的原则组合起来,即构成和弦。和弦是多声部音乐的基本材料。
和弦中各音如果同时发响,则称为柱式和弦,如果和弦各音先后奏出,则称为分解和弦。如:4-1
上例中,8是柱式和弦,b是分解和弦。
和弦构成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三度音程关系作为叠置基础而构成,称为三度叠置和弦。如:
例4--2
另一类是非三度叠置和弦,这种和弦不以三度音程作为惟一的音程材料进行叠置,可以是四度、五度叠置、大二度叠置,亦可按不同的音程关系混合叠置,甚至以小二度关系结合成现代和声中的音簇或者按一定的音高集合组成现代和音。如:
例4-3
传统和声的和弦材料,以三度叠置和弦为主。本章主要讲解传统和声中常用的三和弦、七和弦与九和弦的结构常识,而对于其他非三度叠置和弦,也将在本章末作适当的介绍。
第一节三和弦
一个不同的乐音并以大、小三度音程叠置而构成的和弦,称之为三和弦。
三度叠置的和弦,处于和弦最下方的音称为根音。根音上方三度音称为三音,根音上方五度音称为五音。如:
例4-4
以大、小三度为构成和弦的材料,可组合为四种不同结构的三和弦:
(1)根音与三音为大三度,三音与五音为小三度,根音与五音为纯五度关系。这种和弦称为大三和弦,"大"是指根音与三音的大三度音程关系。
(2)根音与三音为小三度,三音与五音为大三度,根音与五音为纯五度关系。这种和弦称为小三和弦,"小"是指根音与三音的小三度音程关系。
(3)根音与三音为小三度,三音与五音为小三度,根音与五音为减五度关系。这种和弦称为减三和弦,"减"是指根音与五音的减五度音程关系。
(4)根音与三音为大三度,三音与五音为大三度,根音与五音为增五度关系。这种和弦称为增三和弦,"增"是指根音与五音的增五度音程关系。
如果以小字一组的c为根音,采用以上四种方式进行三和弦的构成,就可以得到如下四个和弦:
例4--5
可以看出,在大三和弦与dx--和弦中,各和弦音之间构成音程都是协和音程,因而这两个和弦是协和的和弦。而减三和弦中含有根音与五音的减五度音程,增三和弦中含有根音与五音的增五度音程,所以这两个和弦是不协和的和弦。
第二节三和弦的转位
三和弦的根音处于和弦的最下方,也就是和弦的低音位置时,这种形态的三和弦称为原位的三和弦。当三和弦的三音或五音处于低音位置时,和弦各音位置相对于原位形态发生了改变,便产生转位和弦;当三音处于和弦低音位置时,称为第一转位;当五音处于和弦低音位置时,称为第二转位。如:
佣I 4-6
由上例可以看出,三和弦第一转位时,低音与根音呈六度关系,因而将三和弦第一转位称为六和弦;三和弦第二转位时,低音与根音呈四度关系、低音与三音呈六度关系,所以将三和弦的第二转位称为四六和弦。
如果是大三和弦第一转位,则称为大六和弦,减和弦第一转位,则称为减六和弦;其他依此类推,如果是大三和弦第二转位,则称为大四六和弦,如果是减三和弦第二转位,则称为减四六和弦。如将和弦进行标记,可先写出和弦的根音,再写出和弦性质,然后标记其原位与转位形态。如:
例4-7
以上四个和弦还可标记为d小。、C大2、b减。、C增2。具体到某一调式中的三和弦原位与转位,还有其他相应的标记。